正在阅读:兴化与淮剧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水乡特色 / 正文

美凯龙+招商广告  GIF.gif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兴化与淮剧

转载 仲12018/01/26 08:32:35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网络 作者:兴化114网 507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在百里水乡广阔的大地上,有一座令人神往且古老而又美丽的城市,这里千岛菜花一片金黄,水上森林鸟鸣啾啾,这就是随处皆可聆听到诱人淮歌的“淮剧之乡”——兴化。从古至今,这里的男女老少就有看淮剧、唱淮剧的习惯。人们一开口,不是老淮调,就是下河调,既有筱文艳创作的自由调,又有清代文化名人“扬州八怪”郑板桥的《道情十首》,还有当代淮剧表演艺术家陈德林的道情调《刘贵成私访》“打竹板——”那段唱腔,几乎个个会唱。一旦有淮剧演唱,这里便如同赶集般的热闹非常。

水乡兴化和苏北的建湖县一样,两地都是历史悠久的淮剧发祥地,在淮剧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为有源头活水来

淮剧的形成与徽剧、京剧,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关系。它是民间说唱在“门叹词”与苏北“香火戏”基础上吸收了徽班和京剧的一些艺术精华发展而成的地方剧种。徽班发源于安徽南部山区,但真正形成气候是在百里水乡兴化,受盐运、漕运以及船市、牛市的带动,成为各路徽班艺人“跑码头”的聚集地。明、清两朝兴化就有包括高谷、李春芳、吴甡三名宰相在内的11个一品官员;还有施耐庵、郑板桥、李鱓、刘熙载等文学家、书画家。

据有关资料记载:兴化早在宋代,己经有“瓦肆”出现,也就是说有了戏曲的舞台和班底。明洪武年间新建的城隍庙、永乐年间新建的东岳庙都建有戏台。明清以来,兴化工商业的兴盛带来了戏曲的繁荣。据有关史料记载,明邑人陆西星就撰写过剧本《顺天时》。明状元宰相李春芳、“后七子”之一的宗臣府第中常有伶人演唱。宗臣家中的戏楼,目前尚保存完好。那时,与孔尚任结为好友的李栋也曾作过《七子像》《犊鼻棍》等。兴化明代就有昆曲演出,并建有昆曲联社,到了清代中期已日渐繁荣。

组建于扬州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进京,多半是里下河地区及兴化的伶人。四大徽班进京返回途中,相传清顺治、康熙年间(1644—1662年)安庆刘四徽班东进泰州,后经句容来到兴化。又传,清末山西水利总督带一路徽班30多人从山西返回建湖。不久,兴化及里下河地区的音乐、曲艺、小戏多了起来。这几乎成为兴化乡镇庙会民俗文化表演的主体。特别是淮文化借助民间庙会这个平台两者融合,在水乡兴化源远流长。也许是依赖于传统民俗文化生活的普遍规律,淮剧终于成为水乡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徽班回流闹水乡

自清道光以来,古邑昭阳戏剧活动频繁,呈现出一派喜人景象。百里水乡兴化有30多个戏剧班社,其中20多个是徽班。艺人们以吹腔、拨子等曲调为主,大多流行于我国南方。艺人们剧目多,演出行当齐全,着重做工和念白的艺术特色,剧目和表演艺术丰富多彩,名角争奇斗艳。在沧桑巨变的历史背景下,兴化城乡有部分徽班南归回流,尚有部分徽班演员散落在百里水乡民间。有些艺人和苏北遭受自然灾害的一些饥寒交迫的农民艺人一起到处沿门乞讨,卖唱求施。因此,淮剧最早实际上就是一些农民沿街逐户讨饭时所唱的“门叹调”,后来逐渐发展到多角演唱“三人六对面”并慢慢改唱“僮子戏”,有的改唱“六书”敲锣击鼓,每逢喜庆之事或酬神还愿便都有艺人演唱。再后来逐渐组班或搭台唱戏。由于香火戏起源时期曾受徽剧的影响,经历过一段“徽夹可”“京夹淮”的发展阶段,曾与徽、京同台演出过,上世纪30年代前后,里下河兴化又出现了本地草台顾汉章、谢瑞龙、武旭东、马麟童、何孔德、骆步蟾、韩太和、单金栗、何益山等九大淮、徽、京班底,农民艺人中有五大班底活跃在百里水乡。他们利用兴化农村盛行的求雨、治蝗,以及逢香会、牛市船市等场合演唱求神戏、青苗戏、酬神戏、行会戏、庆堂戏等,这些戏以香火调为基础、后来,二胡伴奏的加入,使香火戏曲调丰富起来。“拉调”便因二胡幕表制伴奏,遂成曲牌,故名。从此,香火戏(淮剧)的表演及演奏艺术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流行地区也从里下河地区的兴化、建湖、阜宁、盐城、淮安、宝应一带,扩大而流传至我省苏北乃至上海市。淮剧在江苏、上海日渐繁盛,成为上海及苏北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丰富了当地老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

民歌小调淮剧缘

起源于兴化及里下河地区的淮剧,至今己有200多年的历史。它表演体系完整,演唱风格流畅悠远,融合了传统文学、音乐、民歌、小调的精华,被誉为“江苏的地方戏之祖”。淮剧水乡民间流传的一种田间劳动时唱的“雷雷腔”“栽秧调”等民间说唱发展而成的“门叹词”,逐步变成了一人单唱或二人对唱,起初仅以竹板击节,或击鼓游唱,后与苏北民间酬神的“僮子戏”结合演出小戏、小演唱,逐步演变成“香火戏”“幕表戏”等。当时的江淮小戏没有固定的剧本台词,全靠演唱人员凭舞台经验在领班规定的时间内即兴编唱,但一般都有逃难、调情、告状、团聚等方面的相对稳定的套路。之后,受徽戏、京戏的影响,在唱腔、表演和剧目等方面逐渐丰富,形成了淮剧。淮剧文化是人们审美意识和艺术创造的又一种体现,具有丰富的艺术形态和活态传承性。它表演体系完整,演唱风格丰富优美、起伏跌宕,音乐新颖别致。早期的淮剧唱腔大多是曲牌联缀结构,声腔以“老淮调”和“老徽调”为主。此后开始用二胡伴奏,便产生出了“拉调”。著名淮剧表演艺术家筱文艳早期在“拉调”等基础上新创出“自由调”。“淮调”“拉调”“自由调”遂成为淮剧的三大主调。之后又出现了“五大宫调”如下河调、补缸调、磨房调、蓝桥调、荡湖船调等,目前淮剧的曲调多达五六十种。这些曲调与有着苏北里下河地域风情的民间小调糅合在一起,字字句句透露出苏北一带的乡音、乡情、乡韵,其旋律十分流畅,优美动听。

自古淮剧在昭阳

兴化地处苏北里下河腹部,这里自古就是淮剧的发祥地之一,演唱的风格是东路戏,淮剧曲目创作蕴含着浓厚的苏北里下河地域文化精神。无论是它的音乐形式,还是发展传承过程,都清楚地显示出吴越文化与楚汉文化的交融,具有浓郁的乡土风味和地域特色,其风格质朴而不失精致。清代名人“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先生曾在兴化竹泓生活过,当地人发现了郑板桥先生当时所作的《乡村演戏词》八首,间接呈现了当时的水乡兴化农村戏曲班底演出的真实场景。

上世纪50年代末,兴化城乡每年除本地和泰州淮剧团为百万淮剧观众演出之外,还先后有上海、扬州、盐城、建湖、滨海、阜宁、射阳、淮安、涟水、金湖、宝应等地淮剧专业艺术团体,以及若干个草台班子来兴献艺。

走进兴化,你能看到城乡有不少“淮剧沙龙”式的俱乐部。这些沙龙里,来看戏、听戏的人不需要买门票。观众席、舞台、道具、灯光、音响倒是什么都不少,只是简陋一些。像海光楼,这样的大沙龙能容纳数百人,小沙龙也能坐三五十人。由于空间有限,人手不足,往往一人要操作好几件乐器,有的乐手同时也是演员。由于这些票友演出质量挺高,加上戏迷观众们的捧场,沙龙内人声、掌声、喝彩声、锣鼓声响成一片,非常热闹。而春、夏、秋三季,淮剧票友们干脆把沙龙办到了城区各大公园、农村各个村头的树下,或路边的露天舞台,城乡到处可以看到淮剧爱好者的身影。

“淮友情、一家亲、乡音一曲会知音”。闻名江苏省内外的戏迷角“海光楼”,原名玄武灵台,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孔子的第64代孙,著名戏曲家孔尚任曾在这里改写第二稿惊世名剧《桃花扇》。如今,这里成了江苏省内外淮剧票友增进友谊、交流演唱技艺的场所,在全省小有名气。

为什么其他地区风光不再的地方戏——淮剧,却在兴化如此火爆?

从淮剧在兴化及里下河地区两百年的发展进程中可以看到:一方面因其是产生于民间的“草根艺术”,贴近生活、贴近艺术、贴近百姓,其艺术风格朴实淳厚、雅俗共赏,通俗易懂,具有非常鲜明的地域特色;另一方面受到“徽班”“京班”等的熏陶与影响,淮剧艺术能够始终拥有鲜活的现实生命和长久的精神价值。


已有0人点赞

关注公众号-通栏广告1200x75.jpg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