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沙沟彩妆游走灯会 演绎渔文化风情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水乡特色 / 正文

美凯龙+招商广告  GIF.gif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沙沟彩妆游走灯会 演绎渔文化风情

转载 仲12017/04/14 08:25:50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网络 作者:兴化114 兴化壹壹四网 227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水上实景与岸上组灯交相辉映



老鸦帮、齿罩帮、丝网帮……4月12日晚,一场大型传统彩妆游走灯会在沙沟镇上演。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灯会除岸上游走的组灯增加7组渔文化灯饰,还在水上上演传统捕鱼的渔技渔法。“沙沟是去年底被泰州市列为‘渔文化小镇’创建的12个特色镇之一,此次灯会就是要契合这个主题,演绎渔文化风情,让渔文化小镇更具风情、更具魅力,从而凝聚建设渔文化小镇的力量。”沙沟镇负责人说。

据悉,市民和游客约3万人观看。

“新面孔”结缘“渔文化”

柳树旁、溪水边,一白胡须老者,头戴斗笠,手握钓竿……随着灯体的游动,一幅“太公垂钓图”鲜活地展现出来。

“这‘太公垂钓灯’是本次灯会新增加的。”沙沟镇游走灯会组委会秘书长颜国强说,太公垂钓是沙沟的民间传说,该传说既佐证了沙沟“古”的历史,又彰显了沙沟传统渔文化的“远”。

“姜赵刘王”为沙沟旧时四大望族,姜氏又是四族之首。姜氏的堂号为“渭滨堂”,缘之太公姜尚。

本届灯会共有妆灯66组,其中,“范蠡传鱼经灯”“渔翁撒网灯”“太公垂钓灯”“荷花龙灯”等妆灯,深刻反映了浓郁的水乡风情和“渔文化”特色;“板凳龙灯”“石梁进士灯”“板桥游湖灯”“菩提降福灯”等妆灯,充分体现了古镇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灯会规模宏大,千余名演职人员、护灯及安保人员热情高涨,演出队伍足有600米长,游走行程4000多米,精彩的表演堪称“华夏一绝”,博得观众的阵阵喝彩。

渔技渔法实景上演

古镇镇南河两岸人声鼎沸、欢声雀跃……

晚上9点30分,沙沟传统渔技渔法正由该镇渔民实景上演。

“噢号……噢号……”踩着舱板、用篙尖扑打着水面,赶着老鸦(鸬鹚)潜水捕鱼的场景第一个展现出来。通体透光的鸦船竖着一竿“老鸦帮”的三角旗。这是展示“老鸦捕鱼”的渔技渔法。演绎老鸦捕鱼法的共三条老鸦船,三群老鸦。鸦主是沙沟镇水金村“老鸦帮”的渔民姜定海、吴锦荣、庞开河。

都已50多岁的姜定海、吴锦荣、庞开河,20出头就子承父业加入“老鸦帮”,干起放鸦捕鱼的营生,一直延续至今。“现在放鸦不再是单一的捕鱼卖钱了,还常常被一些景区雇去实景演出,捕的鱼归自己还多了一份演出报酬。”姜定海说,他们三人前几天刚从水上森林景区演出回来,在水上森林演出半个月,景区给每人支付了2000元的演出报酬。除水上森林景区,他们还经常被市内的千垛景区和大丰、盐城及常州、苏州的湿地景区邀请去表演,报酬每月4000元至5000元。

“丝网帮”由水金村渔民胡月高、欧巧英夫妇演绎。夫妇俩今年都70多岁,已张丝网捕鱼50多年,目前他们的三个儿子也是“丝网帮”渔民。老夫妇展示的丝网与众不同,正常丝网高1.2米以内,他们展示的丝网高逾1.5米。妻子在船尾划桨,胡师傅在船头放网……记者看到,网分大中小三层,每层网眼大小不一。“大眼张鲲鱼、中眼张鲫鱼、小眼张白条,冷天就张大河边,张到红鱼一斤就来15块……”胡师傅边说边演示。胡师傅夫妇一年张丝网收入有3万多元。

在上演了卡帮、小罱帮等10个帮后,最后还实景演绎了“渔家嫁女”。

颜国强介绍,传统渔技渔法是首次实景上演,本次共上演传统渔技渔法的10个帮。明年将恢复沙沟传统渔技渔法18个帮的实景演绎。



已有0人点赞

关注公众号-通栏广告1200x75.jpg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